通过微针阵列实现万古霉素患处局部给药可减少皮肤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2021年11月12日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类型,占每年住院人数将近10%。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大多数SSTI病例的致病源,此类感染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与抗生素耐药性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有关。2  SSTI呈现出的症状可轻可重,从简单的蜂窝织炎到行进性威胁生命的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都有可能出现。1

万古霉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MRSA感染的抗生素。由于口服给药的肠道吸收率较低,并且其分子结构较大,局部给药时无法突破皮肤屏障,因此治疗方法通常使用静脉注射(IV)进行抗生素给药。2  然而,静脉注射通常与全身暴露和由此产生的副作用有关(如疼痛、嗜热炎和肾脏损伤)。2

目前, 已经有研究探索了提高靶点万古霉素浓度和减少副作用的方法。34  然而,这些方法都涉及静脉注射或皮内注射,这与上述副作用有关,因此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进行治疗。为了应对这些挑战,Ziesmer等人探索了应用微针(MN)的方式,该方式此前在经皮给药(包括万古霉素)中表现出有效性,但尚未在MRSA引起的SSTI上进行测试。研究人员开发了配有水不溶性支持层的万古霉素-MN阵列,该支持层可以允许高药物包封率和剂量控制。2  施药时,水溶性药物加载针尖嵌入皮肤,支撑层保护药物不扩散出目标部位。

研究主要发现如下2

  • 万古霉素-MN阵列能够穿透猪和新鲜人类皮肤的皮肤屏障。
  • 注射后的万古霉素大多保留在皮肤内。
  • 体外(通过增生测试)和离体皮肤试验中,万古霉素-MN阵列减少了MRSA生长。

证据表明,患处局部施用万古霉素可以减少副作用,因为与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途径相比,全身吸收的风险降低。5  静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虽然全身吸收率一般较低,但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或在治疗期间长期使用高剂量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其副作用难以预测。6

患处局部给药的方法,如Ziesmer等人开发的万古霉素-MN阵列,对于这部分患者群体的SSTI治疗尤其有益。阵列也可以延伸到在其他此前表现出低皮肤渗透性的药物上使用。这将大大促进MRSA引起的SSTI的治疗,并减少抗生素全身性吸收产生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Abhilash KP, Varghese S. Curr Med Issues 2019;17:30-33
  2. Ziesmer J, et al. Advanced Material Tech 2021;6:2001307
  3. Mohammed MI, et al. Int J Pharm Pharm Sci 2014;6:190-194.
  4. Yousry C, et al. Drug Dev Ind Pharm 2016;42:1752-1762
  5. Socco S. 是否存在开颅手术中伤口内/外用万古霉素粉的相关信息? 来源页面: https://dig.pharmacy.uic.edu/faqs/2020-2/december-2020-faqs/is-there-information-on-intrawound-topical-vancomycin-powder-in-craniotomy/. 于2021年11月2日访问。
  6. Coutsouvelis J, et al. J Pharm Pract Res 2011;41: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