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习文教授
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医院药物
床试验(GCP)机构办公室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副主席
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协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2年,首个全合成抗生素喹诺酮萘啶酸上市,至今喹诺酮的临床应用已经经历了60年,由于其生物利用度好,组织浓度高,使用方便,耐受性良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多领域。本次访谈专家为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呼吸科高习文教授,给我们带来经典喹诺酮及新型喹诺酮60年发展临床应用。
传统经典喹诺酮,引领喹诺酮药物在抗感染领域的价值和地位
从第一代喹诺酮1962年上市至今,临床应用了60年,发展至今已经到第四代;呼吸喹诺酮在呼吸系统感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临床地位。目前应用于临床上的常用的传统经典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环丙沙星:第二代喹诺酮。应用历史最长,其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强1,当遇到支气管扩张或者慢阻肺的感染时,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高,从效果和价格上考虑,可选环丙沙星1,但是目前常用的是注射剂型。
左氧氟沙星:第三代喹诺酮。目前在喹诺酮类药物中应用最为广泛。有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两种剂型。具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结核分枝杆菌抗菌活性强,目前临床可作为结核病的二线用药1。为避免经验性用药延误结核诊断,影像学的诊断非常重要,对于高风险结核患者的初始经验性用药前需要通过风险评估进行治疗方案选择。
莫西沙星:在临床上,大多考虑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感染,由于其不能覆盖铜绿2,一般不考虑院内获得性感染。莫西沙星对心血管的毒性,例如Q-T间期延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是临床上比较认可耐受性较好的喹诺酮,新型喹诺酮西他沙星与左氧氟沙星耐受性相当
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耐受性良好。但是随着临床广泛应用,也有不少不良反应相关报道,如肌腱炎及肌腱断裂,QT-间期延长,失眠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1,部分厂家的莫西沙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多,尤其是静脉用药。
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是临床上比较认可耐受性较好的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研究显示,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性急性发作患者,西他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3,同时,西他沙星的应用对患者年龄无限制1。根据临床用药经验来看,西他沙星相较于左氧氟沙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肌腱炎等情况更少。基于原研药的有效性及稳定性,以及国产氟喹诺酮类药物缺乏充足的临床证据资料支持1,对于临床上遇到的严重感染病例,一般倾向于选择原研药。
新型喹诺酮药物研发从未止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喹诺酮治疗方案
随着抗菌药物不断的研发,新型喹诺酮在中国也相继上市,比如奈诺沙星,西他沙星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中国上市。两者结构上具有差异,奈诺沙星为无氟喹诺酮类药物4,西他沙星分子结构中含氟原子,与其他含氟喹诺酮统称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继承了传统氟喹诺酮的优势。但是奈诺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抗菌活性弱3。
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喹诺酮母核结构简单,较为容易通过改变分子结构获得新品种,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抗感染药物,但是也有一些喹诺酮因为不良反应而逐渐退市。例如加替沙星,因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糖代谢紊乱和心脏不良事件,很快被临床所淘汰2。而具有充足循证证据与临床用药经验的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如西他沙星3,5,在日本已成为呼吸道铜绿感染及基础疾病继发性感染的一线选择6。
根据西他沙星Ⅲ期临床研究表明3,5,西他沙星对于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菌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对来自中国31家医院的近期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研究发现,与其他喹诺酮相比,西他沙星对产ESBL大肠杆菌、 耐环丙沙星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等多种菌株的MIC更低,抗菌活性更强7。为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提供更优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