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通过疟疾唾液检测发现疟原虫

2019年3月20日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方便实用的唾液检测方法,让患者在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之前就可以筛查疟原虫。

据估计, 2017年报告的疟疾病例为2.19亿例——自2016年来增加了200万例。1当前大部分的疟原虫传播归因于目前可用的快速诊断检测(RDT)或显微镜不易发现的低密度亚临床感染。2此外, 医院、诊所或其他需求点(PON)场所也缺乏进行分子检测的手段。最近,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常用的RDT出现假阴性化验结果已成为一个日益令人关切的问题,越来越多儿童因此得不到治疗。该RDT依赖于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富组氨酸蛋白2(HRP2)的抗体检测。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发诊断检测,以解决消灭和根除疟疾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近期研究表明,原虫生物标志物可以进入其他体液当中, 如尿液和唾液。2现有的RDT使用血液进行筛查,而新的疟疾唾液检测则识别唾液中表明疟原虫存在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在5至20分钟内即可给出。2,3通过这个新的检测工具,研究人员报告在亚临床感染中成功识别出35种恶性疟原虫蛋白,这些蛋白代表了疟原虫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2这其中包括V期的配子体和一种成熟雌性配子体的特异性标记物。

这项新的检测无疑解决了敏感的PON诊断检测中未被满足的需求,用于识别人类的疟原虫亚临床携带问题,尤其是在临床、学校、社区中心或家庭环境中。2利用这一新的检测手段获得的识别疟疾携带者的能力也可能代表着在消灭和根除疟疾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由此就可以促进及时治疗和疫苗接种。3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在喀麦隆和赞比亚对364名亚临床疟疾感染儿童进行了试验,2并希望这种RDT能在2020年上市之前尽快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3除了识别疟疾携带者外,新的检测手段还可以使传播热点图的绘制更准确,从而能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2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链接:https://www.who.int/malaria/publications/world-malaria-report-2018/report/en/.于2019年1月获取。
  1. Tao D, et al. Sci Transl Med 2019;11:eaan4479.
  2. 电讯报。《首个可通过早期诊断帮助消灭疟疾的唾液检测》。链接: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19/01/04/first-malaria-saliva-test-could-help-eliminate-disease-early/。于2018年12月7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