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pit Suwangool副教授
泰国曼谷医院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公认的治疗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1左氧氟沙星对一些青霉素(penicillin)和大环内酯(macrolide)耐药的病原体具有活性,这些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高剂量、短疗程的左氧氟沙星(750mg)疗法具有浓度依赖的杀菌活性,并可减少耐药性的出现。1, 2
曼谷医院的传染病专家Panpit Suwangool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对高剂量、短疗程摄入左氧氟沙星这种疗法的看法。
Q1.在您看来,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是如何减少耐药性出现的?
大量使用氟喹诺酮类导致的细菌耐药性迅速出现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左氧氟沙星表现出药物浓度依赖的杀菌活性。1,2多项研究表明,高剂量摄入左氧氟沙星的疗法更为有效——治疗效果与浓度-时间曲线下方面积(AUC)对比病原体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出的比值关系最为密切;血浆浓度峰值(Cmax)与MIC的高比值也与防止耐药性的出现相关。2-4
Q2.开左氧氟沙星500mg和750mg处方的规律是什么?
将左氧氟沙星的剂量从500mg增加到750mg取决于左氧氟沙星的剂量依赖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4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将左氧氟沙星剂量每天750mg连续用药5天,与每天500mg连续用药10天进行对比,治疗轻度至重度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750mg组的临床成功率为92.4%(病例数量为198),500mg组为91.1%(病例数量为192)(置信区间95%,-7.0 – 4.4);750mg和500mg组的微生物杀灭率分别为93.2%和92.4%。2
利用其PK/PD特性的优势,这种短疗程、大剂量的治疗方案减少了病原体非必要暴露的药物总量,从而限制了耐药性的发展。2
Q3.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联合用药的机制是什么?在临床实践中,您什么时候会推荐将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
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已知的易感感染,如社区获得的肺炎、细菌性鼻窦炎、尿路感染;以及疑似细菌或非典型感染。1同时,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适应症是: 疑似耐多药感染,如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以及危重病的感染病人。1
联合疗法的最初使用扩大了具有不同活性谱的两种抗菌药物所能提供的经验覆盖范围,旨在通过联合用药,产生协同作用,改善临床效果,即更快速地杀死病原体。5联合疗法还提供了有力保护,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大多数已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单药治疗相比,使用联合疗法的死亡率很低或几乎为零。6但是,即便联合疗法成效良好,但当知悉药敏结果后,应降低抗生素的使用。5
Q4.近年来,人们开发了西他沙星(sitafloxacin)、普卢利沙星(prulifloxacin)等新的喹诺酮类药物。这对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和抗生素治疗的选择有何影响?
普卢利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具有相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7.
西他沙星对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包括对其它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株)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8其还对具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以及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有杀菌活性。9此外, 西他沙星是目前唯一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的口服抗生素。因此,在治疗可生产ESBL的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方面,西他沙星优于左氧氟沙星和普卢利沙星。
Q5.您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FDA)警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与包括肌腱、肌肉、关节、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残疾有关有什么看法?与氟喹诺酮类药物(FQ)引起的肌腱病变/肌腱断裂相关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一份针对16个观察性研究进行的系统性评价报告指出,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肌腱病变和肌腱断裂非常罕见,尽管伴随的皮质类固醇会增加这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10
与使用其它抗生素相比,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胃肠道(GI)相关不良反应更为常见。1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和皮疹。11虽然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关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CNS)相关副作用包括头晕和失眠,但其他更严重的药物反应(包括抽搐和诱发精神病)似乎与其他潜在疾病,以及使用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无关的其他药物有关。12